查看原文
其他

世界读书日 | 钱江潮涌耀检徽

上城检察 2024-03-19

今天是第28个“世界读书日”,这一天,我们想与您分享上城检察的检察文化。从浮雕墙到“钱潮”文化长廊、廉政文化角,再到“钱潮检韵”展厅,一起感受文化浸润中的检察人的精神坐标。





4月21日,《检察日报》以《钱江潮涌耀检徽》为题,报道钱潮文化铸就上城检察文化精神的故事。现将全文转载如下:









钱江潮涌耀检徽


钱江潮涌的白色浮雕墙上,镌刻着16字的上城检察精神。


“江南忆,最忆是杭州。山寺月中寻桂子,郡亭枕上看潮头。”奔涌的钱塘江大潮为杭州增添了刚柔并济的底蕴,不仅有风雅钱塘的诗情,也有“弄潮儿向涛头立”的敢为人先,“三千强弩射潮低”的爱民担当,“要留清白在人间”的清正勤廉。


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检察院位于钱塘江畔、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汇处,钱潮文化的浸润滋养,为上城检察铸就了鲜明的精神坐标。


“弄潮儿向涛头立,手把红旗旗不湿。”据《武林旧事》记载,宋朝就有观钱塘潮的习俗,八月十八盛况空前,其间还有“吴儿弄潮”之戏,宋初文人潘阆在《酒泉子·长忆观潮》中就描绘了弄潮儿出没于碧波万顷中,不畏艰险、傲然挺立的英姿。


谷雨时节的钱塘江畔春意正浓,绿叶掩映下的上城区检察院办公楼仿佛劈波踏浪、奋力向前的航船。走进楼内拾级而上来到顶层,一整面钱江潮涌的白色浮雕墙映入眼帘。江流滚滚,波涛澎湃,如千军万马竞相奔逐。在浪峰潮头处,镌刻着“崇法为民、求真务实、和谐致正、清廉明察”的上城检察精神,激励着每一名上城检察人争创一流、勇立潮头。


驻足“钱潮”文化长廊,小篆书法、花鸟画……镜头和丹青定格了一个个活力四射的瞬间。走进“钱潮检韵”展厅,陈列着该院先后获得集体一等功、两次“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”以及“全国检察文化示范院”“全国科技强检示范院”的闪亮奖牌。


“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。”据说金主完颜亮听到柳永这首写尽杭州繁华的词作后,遂起投鞭渡江之志。壮观的钱塘涌潮也曾苦了两岸的百姓,杭州自春秋战国时起便开始修筑海塘。正是有了海塘的守护,才成就了“钱塘自古繁华”。相传吴越国王钱镠为解除潮涌灾害,不仅带领百姓修塘筑堤,还命令弓弩手万箭齐发直射潮头,潮水因此后退。无论是“钱王射潮”传说,还是历史上修塘官员和工匠的功绩,都闪耀着勇于担当、爱民为民的情怀,启迪后人。


上城区检察院一侧院训墙上,“德为魂、人为本、法为重、民为先”12个金色大字遒劲有力,与保境安民的海塘精神遥望回应,凝练出人民至上的炽热信仰,也见证着上检人司法为民的初心。行至“钱潮”党建园地,“上检之星”墙面星光璀璨,整体以钱塘江城市天际线为背景,展现检察干警的先进事迹。信仰涤荡,文化感召,钱塘江畔的上检人始终厚植为民情怀,踔厉奋发。


“此抵有千金,无乃伤清白。”曾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所写的自责诗句,是上城区检察院廉政墙上的警句之一。白居易主政杭州期间,从不向民间索取名贵物品,卸任时仅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留作纪念。一天,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: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几块天竺石走,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?山石虽不值钱,但取之如同贪污,玷污了名声。于是写下此诗。数百年后,于谦在钱塘江畔写下“粉骨碎身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”,并用一生诠释了廉洁奉公的品德。钱江潮水奔流不息,钱塘风骨源远流长,令后人肃然起敬、发人深省。


上城区检察院每层楼的廉政文化角,分别挂着“正、辨、睿、廉、慎、明”等字,这正是该院干警感怀前人风骨、结合检察职业所需而提炼的座右铭,并经年累月日日对照,时刻警醒激励自身。


一路细品这些座右铭,来到顶层“钱潮检韵”展厅,除院史展示区域外,还设立了宽敞明亮的书吧。宽大的书架上摆放了各类书籍,干警们在这里安静地阅读、思考,通过阅读认识自我、增加智慧、提升素能。


落地窗外阳光和煦,钱塘江蜿蜒而来,春波如练。清风吹过,垂落在窗外的绿叶微微摆动,似乎飘来悠悠清香,于书页翻动间弥漫芬芳。


扫一扫,查看视频


来源:《检察日报》

 
往期精彩

■   2023年上城检察招录司法雇员笔试成绩公布

■   品德寿历史之韵 赴宋韵文化之约——上城检察院组织开展老干部活动

■   #侦有料#“电工”的秘密

■   当看到“自己”的动态视频时,她惊呆了……

■   共筑保密防线,公民人人有责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